新闻头条
高级多功能急救训练模拟人2013年医学模型,心肺复苏模拟人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2-04 点击次数:152
高级多功能急救训练模拟人2013年医学模型,心肺复苏CPR与气管插管综合功能
货号:01004 型号规格:KAR/ALS800
品牌:JD 产品价格:询价
本系列产品提供ALS急救技能训练操作,主要功能是心肺复苏和气道管理,其核心模块由全身人体模型、大屏幕彩显液晶显示屏组成,是简易、实用的ALS培训工具。
执行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系统功能:
■ 双侧瞳孔正常与散大对比,颈动脉搏动。
★ 模拟人踝关节可左右旋转、手臂静脉注射操作训练、股外侧肌肉注射操作训练。
★ 模拟人可互换男女外生殖器,可进行导尿操作训练。
■ 气道管理:标准口、鼻气道插管,支持仰头、抬下颌、牙齿受力报警,操作正确错误有电子数码直观显示。
■ CPR心肺复苏:根据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设计,可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操作方法:单人或多人训练与考核,全程中文语言提示。标准的气道开放,实时数据图形显示,对正确和错误的操作语音提示,统计数据打印成绩,自动评分系统。
基本配置
■ ALS全身模拟人
■ ALS电脑显示器
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跳骤停急救 心肺复苏模型急救心跳骤停
目前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仅为1%左右,与发达国家25%的普及率有很大差异。普及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使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拟人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基础生命支持,这是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
心肺复苏模型在实施心脏骤停是临床模拟常见的急危重症,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关键,而熟练、合理的医护、护士之间配合更是心肺复苏成功的直接因素,对提高复苏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心跳骤停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心脏骤停复苏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急救反应的时间,医学上称心跳骤停后的4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院前急救从120调度、急诊人员出诊至到达现场,往往由于道路交通阻塞、呼救人员不能准确报出急救地点、司机道路不熟悉等原因延误抢救时机。急救时间如控制在4分钟内,死亡患者明显比存活患者长,说明及早心肺复苏是复苏成功并最后存活的关键,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可增加急性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心跳骤停最常见的初发心律失常是室颤,电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除颤的机会迅速下降。心室颤动发生1分钟内进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高,电除颤时间每延迟1分钟,复苏的成功率就会下降,12分钟后接受除颤者的成功率则只有2%~5%,因而急救人员争取在发生心脏骤停的最初5分钟内完成电除颤非常重要。发生心室颤动至电除颤的时间越短,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越高。经过大量的临床经验发现,对于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不需要听心音,不需要心电监护,不看心电图,宜应直接选用除颤监护导联进行识别然后除颤,以防延误除颤时间。
心肺复苏模拟人抢救是否有效及成功与否,与开始进行复苏的时间、心肺复苏模型模拟 心肺复苏模型辅助设备电除颤时间及熟练的抢救配合等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在心肺复苏模拟人的三基培训中,应定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理论及技能的规范化培训,使护士规范抢救流程,提高急救水平,加强应急能力,从而将急救技术熟练应用于临床,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率。
■ 麻醉咽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