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医学知识:亚低温疗法有助心肺复苏治疗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03-06 点击次数:224
亚低温治疗需要掌握适宜的温度及治疗时间。现在推荐亚低温疗法的目标温度是32~34℃。Hunt等在32℃和27℃两种温度条件下研究发现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大鼠,32℃低温治疗可使皮质梗死范围缩小88.8%,证实32℃的亚低温治疗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2002年的两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认为将温度降到32~34℃,对脑和机体的保护作用最好。
亚低温治疗可以分为降温、维持和复温3个阶段。对于何时开始实施降温目前不能完全确定,但有试验证明在心肺复苏期间或自主循环开始复苏后15分钟内开始降温是有益的。动物研究和临床观察均证实在心肺复苏后30分钟~6小时开始降温是一个合适的亚低温治疗时间窗,并且低温治疗开始时间越早越好。目前最理想的复温率还不明确,比较一致的意见是0.25~0.5℃/小时。
亚低温的治疗方案主要分为无创体表降温技术和有创降温技术。无创体表降温方便快捷,但也存在降温效果不理想的缺点。有创降温技术包括冷冻液静脉输注、血管内导管降温、体腔灌洗降温及体外循环降温方法等。
目前研究证明,最适合院前急救使用的是静脉输注冷冻液。院前用500~2000ml的4℃冷冻液经静脉输注能将体温降低1.24℃。此法可显著降低低温,且没有发生血流动力学、肾脏和酸碱失衡的并发症,也不会引起肺水肿和呼吸功能的恶化。但在临床应用有限,因为无法准确监测降温幅度,且大量液体对有些危重病患者不利。这种方法仍需大规模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亚低温疗法在心肺复苏中有明确的保护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也会产生一些并发症,主要有寒战、感染、心律失常及凝血功能障碍。有资料表明,在为患者提供低温治疗时可致肠道功能紊乱及延迟胃排空,这是否会造成消化道内肠道细菌的转移、进一步诱发感染等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友情连接:心肺复苏模拟人 AED除颤创伤模拟人 心肺复苏训练人 气管插管训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