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救护培训从“娃娃”抓起 绍兴开展医疗实践训练 嘉大心肺复苏网转
作者:嘉大科教 发布时间:2011-10-14 点击次数:298
傅亮薇
在上学的路上,两名同学不
小心“相撞”,导致额头“出血”;课外活动时,一名同学不小心腿“受伤”,可能“骨折”;一名同学长跑后,突然晕厥,跌倒在地……上课的教室突然浓烟刺鼻,着火了……在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中,孩子们临危不乱,果断运用现场救护方法视“伤员”情况,迅速“处理”,这边紧急进行“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心肺复苏”,那边,困在教室的同学们迅速撤离,把手帕打湿捂住嘴鼻,弯腰有序逃生……这是绍兴市青少年现场救护实训基地的实景演练现场。
2011年,绍兴市红十字会与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携手共建浙江省首家青少年现场救护培训基地,专对青少年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火灾逃生”等救护知识与技能的实践训练。
基地设有专门的培训教室,每个教室能容纳40至50名学生听课,配备专职培训师1名,辅助培训师2名。基地除配备人体心肺复苏模拟人、脊椎固定板、头部固定器、颈托、三角巾,夹板和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必要的培训教具、器材外,还专门开辟了现场情景演练区火灾逃生馆,以此打造多功能、全方位、一体式的青少年现场救护校外实训基地,打造一流的青少年救护培训服务品牌。
基地将现场救护知识培训作为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通过知识传授、实践操作、情景演练等方式,向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手把手的救护技能传授,普及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火灾避险、应急逃生等常用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广大青少年自救自护意识和能力,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基地开创了浙江省校外教育与红十字活动的先河。每年有14000多名学生接受此项培训,参加培训的每一个学生必须接受3小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基地在向青少年开展救护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向他们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通过展板和分发宣传资料,向学生传授自救互救知识。
友情连接: AED除颤创伤模拟人 心肺复苏训练人 气管插管训练模型
在上学的路上,两名同学不
小心“相撞”,导致额头“出血”;课外活动时,一名同学不小心腿“受伤”,可能“骨折”;一名同学长跑后,突然晕厥,跌倒在地……上课的教室突然浓烟刺鼻,着火了……在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中,孩子们临危不乱,果断运用现场救护方法视“伤员”情况,迅速“处理”,这边紧急进行“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心肺复苏”,那边,困在教室的同学们迅速撤离,把手帕打湿捂住嘴鼻,弯腰有序逃生……这是绍兴市青少年现场救护实训基地的实景演练现场。
2011年,绍兴市红十字会与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携手共建浙江省首家青少年现场救护培训基地,专对青少年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火灾逃生”等救护知识与技能的实践训练。
基地设有专门的培训教室,每个教室能容纳40至50名学生听课,配备专职培训师1名,辅助培训师2名。基地除配备人体心肺复苏模拟人、脊椎固定板、头部固定器、颈托、三角巾,夹板和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必要的培训教具、器材外,还专门开辟了现场情景演练区火灾逃生馆,以此打造多功能、全方位、一体式的青少年现场救护校外实训基地,打造一流的青少年救护培训服务品牌。
基地将现场救护知识培训作为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通过知识传授、实践操作、情景演练等方式,向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手把手的救护技能传授,普及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火灾避险、应急逃生等常用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广大青少年自救自护意识和能力,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基地开创了浙江省校外教育与红十字活动的先河。每年有14000多名学生接受此项培训,参加培训的每一个学生必须接受3小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基地在向青少年开展救护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向他们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通过展板和分发宣传资料,向学生传授自救互救知识。
友情连接: AED除颤创伤模拟人 心肺复苏训练人 气管插管训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