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系列战伤救治训练模拟人”研制成功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09-14 点击次数:334
本报讯 (通讯员李楠)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急救器材与包装工程研究室主任田丰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经过5年多的科技攻关,日前成功研制出“系列战伤救治训练模拟人”。
来源:科技日报
提高部队战伤救治训练水平,增强官兵战场救治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是降低部队战时伤残伤亡率、恢复保持部队战斗力的关键。而要提高部队战伤救治训练水平必须拥有高技术战伤救治训练装备。为解决我军基层部队缺乏高技术战伤救治训练装备难题,卫生装备研究所急救器材与包装工程研究室主任田丰研究员率领孙秋明、谢新武、倪爱娟、魏高峰等一批年轻科技人员,依靠研究所的支持,自2005年开始集智攻关,通过对人体力学特性、生理信号模拟及急救操作测控技术深入探讨,将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虚拟现实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战伤救治训练模拟装备研究中。研制出的“系列战伤救治综合训练模拟人”可以完成止血训练、搬运训练、骨折固定训练和基础生命支持训练,并具备演示、训练、教学和考核等功能。该系统具有与真人相似的外形、骨骼关节和皮肤手感,能够模拟自主呼吸、动脉搏动和常见的战创伤症状。训练模拟人可通过系统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信号,模拟战场医疗救护过程进行实际操作。其可用于部队医护人员和普通官兵对战(现)场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包扎、止血、固定、通气、搬运等基本战伤急救技术培训。
目前,战伤救治训练模拟人课题组申请并获准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形成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搬运、骨折固定等系列模拟人产品。2009年,该课题组以其拥有的科技成果,协助我国国防部维和中心筹建了战地救护模拟训练教室,并向联合国副秘书长勒罗伊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军队代表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和使用情况,赢得中外嘉宾一致好评。
相关连接:心肺复苏模拟人 心肺复苏 AED除颤创伤模拟人 心肺复苏训练人 气管插管训练模型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