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术是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气管内麻醉过程中的必须操作技术。通过气管插管,达到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和解剖死腔,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量的目的,同时为危重病人抢救中气管内用药,应用呼吸机保证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气管插管技术的使用及护理十分重要,为总结经验,提高器官插管术后护理水平,我们对95例患者应用气管插管术的护理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5例,男性64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3~81岁,全麻患者35例,均为重大手术,其中鼻腔插管10例,支气管双腔插管4例(回病房时均换成单腔)。危重病人58例,死亡8例,存活87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52例,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最短2天,最长8天,平均5.5天。
2 护理体会
2.1 插管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全麻病人在插管前会产生恐惧,急躁等情绪,护士应与病员细心交流,细致解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安全性,耐心开导,鼓励和安慰患者,并告知医护人员将陪护在其身旁,解除紧张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用物准备
喉镜分为成人型号、儿童型号、新生儿型号;导管选择,男性7.0号,女性6.5号,14岁以下儿童,号数=(年龄+18)÷4,新生儿3.0~3.5号;气管插管盘的准备:一次性牙垫,一次性吸痰管2根,一次性注射器1具,胶布,张口器,压舌板,插管血管钳,润滑剂,麻醉药喷壶,听诊器,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吸痰器,氧气筒,多功能心电监护仪[1]。
2.2 插管后护理
2.2.1 气管插管的固定
主动积极配合麻醉师和抢救医生进行抢救,配合医生插入气管导管后,用长胶布将牙垫和导管妥善固定,松紧适宜,再向气管套囊内注入气体5~10ml,以气囊恰好封闭气道为准,以防止呼吸机使用时漏气及防止呕吐物,分泌物倒流入气管。接通呼吸机,调整呼吸频率,再次确定导管的深度。每班记录气管插管距门齿距离,用听诊器听两肺呼吸音变化并进行对比,如呼吸音不对称,可能为导管插入过深,进入一侧主支气管所致,此时可将导管稍稍后退,直至呼吸音对称;若导管插入过浅,则因患者体位的变化,导管易滑脱或气囊压迫损伤声带。插管后,加强患者的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物理治疗,促进患者排痰,减少肺部感染。
2.2.2 保持气道通畅
口腔及气道分泌物增加,影响通气和换气功能,护士要及时吸痰,吸痰前先高浓度吸氧数分钟,吸痰管插入时阻断负压,插入的长度应超过气管导管全长,禁忌上下提插,应左右旋转吸痰管,刺激呼吸道黏膜,使痰夜排入大气道,再释放负压将痰吸出,吸痰时负压吸引压力为13.3~16Kpa,每次吸痰时间参照操作者屏气时间,不超过10秒,吸痰后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以免加重患者缺氧,并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和生命体征的变化[2]。
2.2.3 湿化气道
气管插管后呼吸道加温湿化功能丧失,水分丢失多,痰液粘稠,纤毛活动减弱,易致气道阻塞,使机体防御能力降低,肺部感染机率增高,因此要加强气道湿化。采用气管内滴注的方法。用生理盐水250ml、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配成稀释液。每20~60min间断气管内滴注,每次不超过3~5ml。并注意检查氧气湿化瓶内蒸馏水量是否足够,吸入气体的温度维持在32~35℃,定期加蒸馏水约350~500ml,从而使患者分泌物稀薄,易吸出。
2.2.4 气囊护理
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应小于15mmHg,注气量为3~5ml左右,每2~4小时放气一次,每次间隔3~5min[3],以防止气管壁粘膜因受压发生局部缺血性损伤,如粘膜溃疡、坏死。放气时边抽吸气道分泌物边缓慢抽气囊内气体,以防误吸入分泌物引起肺部感染或窒息。
2.2.5 无菌操作
呼吸回路管道每48小时更换一次,湿化瓶内每日使用无菌蒸馏水,吸痰管,口腔吸引管严格分开使用,并与连接管一同每日更换消毒。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每吸一次痰更换一根吸痰管,吸痰时遵循先气管内后口腔内的原则,避免加重肺部感染。
2.2.6 口腔护理
由于气管插管及阿托品的使用,使患者唾液分泌受到抑制,常常感到口干不适。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的使用,易产生真菌感染,因此要做好口咽护理,每日4次,动作轻柔,同时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是否有溃疡,白膜,早发现早处理,以预防呼吸道感染。
2.2.7 病情观察
持续生命体征监测,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体温,出入量等,每隔15~30min记录一次,如遇有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医生及时处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况,如眼球活动,睫毛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生命体征变化,以保障病情稳定。
2.3 拔管的护理
拔管前充分吸痰,吸氧,湿化气道,先松开胶布,边吸痰边放气囊,在呼气时拔出导管,拔管后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注意有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分泌物能否咳出等情况,随时做好建立人工气道的准备。
3 小 结
气管插管术后护理十分重要,它关系到重大手术术后的康复和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的快慢,能真正体现“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念。